📅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04月06日
高中選組
高一下學期,會讓學生選擇自己的組別,主要分成自然組、社會組,主要差異在於從高二開始,學習科目必修與選修的不同。
而現在因為學測有分為數A、數B,再加上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會記錄所有的修課內容,所以在選擇組別的時候就必須經過三思。
什麼是自然組?什麼是社會組?
自然組指第二類、第三類組
主要對應到理工學群、生物相關科系
較熱門的科系有:電機、材料、機械、化工……醫、牙、中醫、藥學系、獸醫系……等
1.數學高二必修是學習數A
2.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皆會學習選修範圍
3.第三類組再加生物選修
PS:實際修課狀況可能因校而異
社會組指第一類組
主要代表為文史哲、法、商
較熱門的科系有:管理學院、傳播學院、法學院、外語學院……等
1.數學高二必修有分為社會組數A、社會組數B
2.歷史、地理、公民皆會學習選修範圍
PS:實際修課狀況可能因校而異
需注意的是,某些頂大的商科,學測採計的是數A
所以才會有社會組數A
實際大學科系要採計什麼,自己還是要親自去確認
選組主要是根據升學方式、老師教學風格,兩個方向去思考(兩者不可偏廢,必須經過衡量後得出結果)
高中社會組科系、自然組科系,可參考高中類組介紹,分別對應大學的哪些科系?
高中選組建議
從升學方式思考如何選組
在選擇科系和升學管道時,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來進行深思熟慮。根據自己的想要的科系和使用的升學管道去思考
用分科升學要怎麼選組?
如果已經確定了自己要讀的科系並且選擇了分科的升學方式,我們可以選擇相應科系的組別,例如自然組或社會組。
用繁星升學要怎麼選組?
對於已經確定要利用繁星升學的人來說,則需要多方面考量。
儘管社會組的在校排名可能較高,但我們還需要考慮學測成績達標和總成績的問題,因此需要考慮學測採計科目與個人能力。
例如,如果我要選擇自然組的科系且校排要很高,但我的數學和自然科目很強,那麼我可能會選擇社會組來提高自己的校排,也就是當假社會組,讓我最大化社會組的優勢。
反之,如果我要選擇社會組的科系且校排不需要很高,但我的社會科目很強,那麼我可能會選擇自然組來加強自己的數理能力,當假自然組。
延伸閱讀:繁星推薦是什麼?規則、%數一次搞懂
還不確定升學方式要怎麼選組?
對於還不確定自己的科系和升學管道,或是覺得等學測成績出來再說的人來說(科系選擇範圍比較廣的人),我建議選擇自然組。
這樣不僅可以讓數學和自然科目變得更好,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選擇變得更多。
儘管社會組在學測表現方面不一定比較差,但在面試時如果選擇了自然組的科系則可能會吃虧,而相較於自然組選擇社會組的某些學群反而會占優勢,例如商管學群。
延伸閱讀:【高中升學管道有哪些?】多元入學全攻略: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分發入學、特殊選才
從老師教學風格思考選組
主要以適合與自由兩個面向去思考
1.是否適合自己
首先,適合方面,我們可以考慮哪些自然科和社會科的老師能夠適應並對自己的目標有幫助,並了解各科老師的授課風格和教學方法與評分標準是否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
不同的老師可能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有些可能偏向講授,有些可能注重互動和實踐,有些可能較為嚴格,有些可能較為寬鬆。
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能夠更好地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提升學習效果。
2.教學風格是否自由
其次,老師的自由度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有些老師可能對學生要求較高,注重紀律和作業完成度,而有些老師則可能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和選擇權。
你應根據自己對於學習的管理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選擇合適的老師。
如果你想當假自然組或假社會組,希望在學習上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選擇,可以選擇對學生給予較多自由度的老師,這樣可以在老師上課時讀其他科目的書或休息。
例如,如果某科目已經讀完或該科目是你的強項,便可以利用剩餘時間來增強自己的弱科,提升自己的能力。
各類組的優缺點
社會組 | 繁星較有優勢,但學測有可能被自然組搶走名額 |
自然組 | 繁星優勢較少,但跨類組選系優勢較大 |
選組常見問題QA
社會組可以選自然組的科系嗎?
如果是走繁星或是個人申請,只要你學測也有考數 A,就可以報名篩選標準需要數 A 的校系,所以你選什麼組不會有影響,跟你是否有報考你目標校系的篩選科目有關,至於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資料與面試,主要也是看你自己如何發揮,重點也跟讀什麼組沒太大關係。
自然組可以選社會組的科系嗎?
同上個問題,如果是走繁星或是個人申請,只要你學測也有考數 B,就可以報名篩選標準需要數 B 的校系,所以你選什麼組不會有影響,跟你是否有報考你目標校系的篩選科目有關,至於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的學習歷程資料與面試,主要也是看你自己如何發揮,重點也跟讀什麼組沒太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