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國文是廢課?論古文必修之謬誤

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3月02日

先鋒教育,專教學校沒教的知識


如果語文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當代溝通所需的能力

能有效理解、分析其他人的說法

那現代人的溝通方式,在教學上比古文的措辭、語法和典故更急迫和重要

語文能力謬誤

學習古文可以增加人的語文能力,甚至可能是口語能力的核心

例如:精準和簡要

打臉時間~

校裡讀了較少古文的那些人

大學裡中文系師生之外的人、高中校園裡國文老師之外的其他老師

在日常溝通上更加含糊累贅?

文學美感謬誤

有能力使用典故和有文學美感的語言

打臉時間~

這些能力的持有和發揮是一種品味

一般人並沒有責任要努力養成

美好人生謬誤

具備足夠的國學和中國文學素養

讓人有機會進入一種很可貴的美好人生

對生命有深刻的體悟,也能欣賞中文經典和思想的巧妙

打臉時間~

除了具備古文涵養的這種美好人生之外

至少還有另外一百種美好人生

而這些美好人生的支持者,都可以主張規劃一套12學分的必修課程給高中生上?

道德修養謬誤

古文教育是道德修養的重要來源

打臉時間~

如果它真的存在

那我們應該可以觀察到,學校裡讀了較少古文的那些人

大學裡中文系師生之外的人、高中校園裡國文老師之外的其他老師

在道德上表現更差?

文化傳承謬誤

古文涵養是中華文化傳承所必須

打臉時間~

如果拒絕為了傳承這些文化做任何努力,到底犯了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