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五個步驟:從睡前儀式到睡眠環境

📅 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08月29日

1.睡前半小時不用電子產品

睡眠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生理需求,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身心健康

而睡眠品質的好壞,除了舒適的床墊、環境等因素外,我們自身的生活習慣也是影響睡眠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中,睡前半小時的活動對於睡眠品質的影響非常重要

研究顯示,使用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

這是因為這些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藍光會抑制人體分泌褪黑素的作用,褪黑素是調節睡眠的重要荷爾蒙

因此,建議在睡前半小時不要使用電子產品,這樣可以讓我們的大腦進入放鬆的狀態,有助於我們入睡


2.設計自己的睡前儀式

睡前儀式對於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每個人的睡前儀式都可以因人而異,但是必須是一個放鬆身心的習慣

以下是一些設計自己的睡前儀式的技巧:

喝杯溫開水

在睡前喝一杯溫開水有助於放鬆身體,並且可以避免夜間口渴的情況發生。

靜坐冥想

靜坐冥想可以幫助冷靜心境,減少壓力,並且有助於入睡。可以在床前靜坐冥想10到15分鐘,呼吸深入慢出,讓身心進入放鬆狀態。

聽音樂

選擇輕柔的音樂可以幫助放鬆心情,促進睡眠。建議選擇慢節奏、柔和的音樂,如輕音樂、古典音樂、自然聲音等。

寫日記

寫下當天的心情、事情、感受等,可以幫助釋放內心的情緒,紓緩壓力,讓身心進入放鬆狀態。注意不要寫下令人興奮、激動的事情,否則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小任務

做一些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助讓身心進入放鬆狀態,並且提醒自己即將進入睡眠。例如整理床鋪、準備明天的衣服、閱讀一些輕鬆的書籍等。

3.上床前寫下所有未完成的事

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把它先寫在紙上

把大腦中的一切都先傾倒出來,所有煩惱,隔天再說吧~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大腦中未完成的事情,減少晚上入睡前的焦慮和擔憂

有時候,當我們熬夜或疲憊時,大腦中會浮現出很多未完成的事情

例如未回覆的郵件、未完成的任務或者是下一天的計畫等等

這些未完成的事情會讓我們感到壓力和焦慮,進而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

因此,每晚上床前花幾分鐘時間寫下所有未完成的事情

可以讓我們在睡前釋放這些壓力和焦慮,從而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此外,把這些未完成的事情記下來也有助於我們在第二天更好地處理它們,避免遺漏或忘記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我們有更好的睡眠,減少焦慮和擔憂,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效率和工作成果


4.每天固定的睡眠時間點

每天固定的睡眠時間點對於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不論是平日還是假日,都應該把睡眠看作是一個重要的任務來執行,而非假日的獎賞

如果您能夠在每天的同一個時間上床,同一個時間起床

這樣可以幫助您的身體調整自己的生理時鐘,從而提高睡眠質量和效率

。如果您每天都在不同的時間上床和起床,這會打亂你的生理時鐘,從而影響您的睡眠品質

另外,如果您經常在假日放寬對於睡眠的要求,這樣也會對睡眠質量造成影響

因此,建議您在每天都保持同樣的睡眠時間,這樣可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從而提高睡眠品質和效率


5.早上外出曬點太陽

當人體感受到光線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叫做色素素的神經傳遞物質,它會刺激大腦分泌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是人體內的一種荷爾蒙,能夠幫助控制睡眠和清醒的節律

當夜晚降臨時,褪黑激素的分泌會增加,使人感到昏昏欲睡

相反地,當白天陽光充足時,褪黑激素的分泌會減少,使人感到清醒和精神

因此,早上外出曬太陽

對於那些經常因工作或生活壓力而失眠的人來說非常有效

此外,將起床時間固定在一個時間點,可以幫助身體建立一個穩定的生理時鐘,進而提高睡眠品質

最後,每個人的睡眠需求是不同的

一般成人每天需要7~9小時的睡眠,但有些人只需要6小時,而有些人則需要10小時以上

因此,重要的是要聆聽自己的身體,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和習慣,以獲得最佳的睡眠品質

延伸閱讀:
【睡眠對考試的影響】建立良好睡眠習慣提升學習成效
最好的睡眠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徒手在家運動菜單